一线看水保|泸州清溪河的蝶变:昔日臭水沟成“中国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

2021-12-16 21:46 来源:川经瞭望

川经瞭望实习记者 刘婕

开栏语:

近年来,四川坚定担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责任,把防治水土流失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手棋,大力度加强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近期,记者跟随四川水利厅走进泸州、德阳各区(市)县有代表的水美新村,蹲点采访,近距离探访各地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12月14日,记者走进清溪河沿岸,满眼翠绿,河上野鸭无数,河中鱼儿游、河堤栽绿草,河岸鲜花开,处处尽显美景。

清溪河位于泸州纳溪区境内。10多年前,沿线12家工业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环境却遭了殃,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变成臭水沟,周边居民怨声载道。

清溪河沿岸的景观 (图片由四川水利厅提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纳溪区痛定思痛,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关闭了清溪流域内所有工业企业,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一条生态+环境+产业+民生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治理,清溪河流域出口水质由劣Ⅴ类提升到Ⅲ类水以上标准,每年保水量比治理前增加18.6万立方米。沿岸曾经的残次林变花海,清溪河流域也成为全省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被称为“中国最美小流域”示范样板。

清溪河沿岸的“花田酒地”景区 (图片由四川水利厅提供)

“水也变清凉了,两边岸也变美了,有空的时候还能在景区里面打工挣钱。”

邹锐龙是大渡口镇民强村村支书,在清溪河边长大的他,见证了清溪河的变化。

蒋龙海也对水土流失治理赞不绝口。他所在的大渡口镇凤凰湖村通过坡改梯方式治理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得到改善,土壤肥力显著提升,为茶叶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促成了他回乡创业的决心。

大渡口镇凤凰湖村村民蒋龙海

“你疯了?”4年前,蒋龙海决定放弃广东印刷场1年10多万工作回家种茶时,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他脑子灌了水。的确,茶叶种植从栽培到开采,基本5年没有任何盈利。但蒋龙海坚信,现在这片沃土定能种出优质的特早茶。“去年茶园已有初产,采摘的特早茶1斤卖到的最好价是6000千多元。明年这片茶园将会迎来盛产期。”蒋龙海信心满满。

“纳溪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清溪河综合治理为突破,以水土保持专项资金为撬点,撬动社会资金参与,实施水系净化、土地美化、村庄洁化。”纳溪区水务局局长蒋齐武介绍道,让“小投入”改善“大环境”,让“小治理”彰显“大效益”、让“小流域”构筑“大民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纳溪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20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由420平方公里减少到217平方公里,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推动了水土保持工作。因此,纳溪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示范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编辑:刘佩佩
责编: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