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杰 杨娟 川经瞭望记者 杨琦
10月30日,记者从甘孜县委宣传部获悉,今年以来甘孜县以打基础、立框架、建机制为重点,以“四个聚焦”模式为抓手,创新推动医疗“组团式”帮扶,加快提升县医院综合诊疗能力水平,让农牧民群众就近看好病、健康有“医”靠,助推建设康北区域医疗中心迈出坚实步伐。
甘孜县主要领导深入医院调研
聚焦“统筹协调”,狠抓责任落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甘孜县委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按季度召开工作推进会议,书记、县长深入医院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压实帮扶责任。县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联合编办、卫健、发改等部门整合力量、组建专班,因地制宜制定县医院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形成“横向贯通、上下协同”的帮扶责任体系。创优服务保障。围绕帮扶人才所需,建立“帮扶人才之家”,县级领导定期走访慰问,贴心服务帮扶人才。
手术教学现场
聚焦“机制创新”,确保高效运行。畅通联络机制,签订帮扶协议,加大帮受双方交流、研学、互访力度,推动帮受双方沟通畅通、协同共进。建立投入机制,统筹东西部协作、省内对口帮扶等资金,支持县医院基础设施改造、信息化建设,升级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工作效率。完善管理机制。充分吸收帮扶医院先进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规范完善医院议事规则。加强沟通协作。开展院内MDT诊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优化就诊流程。合理配置专科技术人员,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聚焦“人才培育”,打造优质队伍。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围绕重症医学科、妇产科、急诊科等重点科室建设,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76名,选派25名本土骨干力量到帮扶医院跟岗学习,不断增强重点科室力量。坚持线下与线上并行。牵头组建重症医学科团队,49名帮扶人才“手把手”帮带74名本土医生,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充分利用“华西云课堂”线上平台,常态化开展远程医疗培训500余人次。坚持引才与留才并举。建立人才专项编制“周转池”;给予引进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一次性安家补助10万元至60万元;强化青年干部培养储备,选拔14名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县医院管理队伍,促进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成长成才。
成都市龙泉驿区对口援建工作队开展2024年“健康敲门”进万家系列活动
聚焦“学科建设”,强化医疗保障。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持续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成功加入中国创伤中心联盟单位。强化健康管理中心建设。康北区域首个独立健康管理中心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加紧推进装修装饰、医疗设备采购等工作。提升综合诊疗水平。聚焦县域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救治,新建儿科、重症医学科、骨伤科、感染科和甘孜州唯一县级病理科,并新开设独立急诊科和儿科、骨科等专科门诊,提高门急诊和住院诊疗服务能力。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县医院妇产科、呼吸内科、骨科和儿科成功创建为甘孜州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县级医院州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科研项目立项实现了零的突破,建成远程诊疗会诊中心,龙泉驿区—甘孜县心电及放射远程诊断中心,实现“检查在甘孜,诊断在龙泉”。建立专科联盟,皮肤科与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皮肤科专科联盟。口腔科通过基础设施及专科设备改造升级,加入华西口腔医院专科联盟,规范口腔科医疗服务流程,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水平,提高病患就诊体验。
(甘孜县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