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青消委会揭秘果蔬清洗机真相,部分农残降解率超95%,科学选购+组合清洁更护安全

2025-10-10 19:25 来源:川经瞭望

视频剪辑拍摄 :刘婕

川经瞭望记者 刘婕 文/图

10月10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召开果蔬清洗机比较实验结果新闻通报会。会议围绕“果蔬清洗机是否是家庭厨房的‘健康守门员’”“能否高效去除农残和细菌”以及“如何科学选购与安全使用”等公众关心的问题,发布了权威测试结果与消费提示。

测试结果显示,参与比较试验的机型对敌敌畏、乙酰甲胺磷及乐果三类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均达到95%以上,对大肠埃希氏菌的除菌率高达99.9%。然而,在去除氯氰菊酯类及毒死蜱两类农药残留方面,不同机型效果差异显著,数据波动较大。


通报会现场

本次比较试验由四川省消委会联合重庆市消委会、青海省消协共同开展,通过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综合品牌、销量与价格等因素,选购了10款市场售价在200元至3800元不等的果蔬清洗机作为样本。

四川省消委会秘书长闫光耀介绍说,从食品安全保障角度分析,果蔬清洗机虽具备部分农药残留去除功能,但需特别关注其技术局限性,建议生产商在产品说明中明确标注特定农药种类的去除效率范围,并建立风险提示机制。建议消费者科学选购,不交“智商税”,依据食材种类、家庭实际需求,挑选技术成熟的品牌产品,在使用果蔬清洗设备时,务必严格遵循说明书的操作规范,以确保实现最佳的清洁效果及食品安全保障。

常见的果蔬清洗机净化功能主要通过超声波技术和羟基水离子技术,超声波技术主要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产生正负交变的声压,形成射流冲击果蔬表面,达到净化效果,对果蔬表面的物理清洗效果较好,但对农药残留的清洁效果有限,且杀菌能力一般。羟基水离子技术主要通过电解水产生羟基自由基,利用其强氧化性分解农药残留、细菌和激素等有害物质,但对果蔬表面大颗粒脏污的清洗能力较弱。

四川省消委会副秘书长丁忠卫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彻底灭菌”“降解一切毒素”等夸大宣传。果蔬清洗机的作用在于辅助去除农残、细菌与污垢,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清洗方式。同时,消费者也无需“谈药色变”,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及农药使用有严格标准,正规渠道购买的蔬果农残超标风险较低。

此外,若希望更高效地去除农残与细菌,建议采用组合清洁方式。例如,用清水浸泡10至15分钟,就能去除大部分农残;若追求更高效率,用热水焯烫1至2分钟是更优选择。建议将果蔬清洗机与上述浸泡、焯水等传统方法结合,多管齐下,以最大程度保障饮食安全。

编辑:王颖 校对:董豆豆
责编:张萍 审核:张瑞灵